统筹多方监督力量 为国企纪检监察擦亮“探头”

来源:尹政军 林 林 许杜鹃   作者:南粤清风网   时间:2019-07-19 15:23:48  浏览次数:-  

近日,佛山市顺德区某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会议上,该公司经营合同中变更采购的事项被顺德区国有资产管理局(以下简称国资局)派驻该司的监事麦艳欣一票否决了。“我还要表扬她呢!”公司负责人刘映南不怒反喜:“她提的意见有道理,可以为公司节约60多万元,我们会论证建议的可行性。”

麦艳欣“挑刺”成功是顺德区借力第三方派驻在国企中成功履行纪检监察职责的一个缩影。

目前,大多数地方国有集团企业层级多、系统成员单位多,企业内部存在较多后台监督部门,除履行自身职责外,还与纪检监察工作存在必然联系,但又未形成统筹联动的监督格局。而上级纪检监察派驻人员编制有限,纪检监察工作难以做到全方位、全覆盖、深入式、动态性监督。为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顺德区国资局、区纪委监委驻区国资局纪检监察组勇于创新,从社会遴选招募一批具备投融资、财务金融、审计、法律、现代企业管理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选派入驻国企中担任纪委书记、纪委委员、监事,为企业注入新的监督力量。本着“集约统筹力量、立体垂直管理、监管促进发展”的工作原则,在驻区国资局纪检监察组的统筹下,区国资局逐步构建起了融合企业纪检监察、审计、监事、合规审查、风险防控等多方式一体的监管体系。实现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重大决策、运营过程中可能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事项和关键环节的全面审查和监督。

国企监督的“探头”更亮了,顺德全区包括外聘选派和内部交叉任职的近百名监事正成为国企反腐工作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坚强壁垒。

 

思路创新  外聘的“和尚”好念经

“去年,顺德区纪委监委驻区国资局纪检监察组接到佛山市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纪委书记刘冬杨的报告,该公司下属投资、经营板块承接了2018年第四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智能制造展及‘2018首届中国‘AI+’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十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2018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系列活动。为激励项目参与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下属企业提出了相关的激励方案,报请新城开发公司领导班子研究审议。刘冬扬认同投资、经营板块付出的努力,但认为相关奖励事项不符合有关要求,可能会触碰纪律红线。退一步考虑,每个项目的完满落幕离不开所有人的默默贡献,奖励方案有可能挫伤部分员工的积极性。经过综合考量,刘冬杨对该奖励事项提出了否决意见。”驻区国资局纪检监察组相关组员介绍。

据了解,在国企中担任纪委书记、委员、监事的这些监督力量,有国资局党委外聘回来的专业人员,也有企业内部交叉任职的监事。

在国企的纪检监察工作中,监管人力物力有限、同级监管疲软等问题凸显。在很多国企内部,鉴于无足够重视、无实际监督权、无独立人事关系、无专业要求、无完善制度保障等“五无”情形,过往的监事更多的是“花瓶”监事,很难在企业的日常监督中履行职责。

“让企业的人去监督自己,行吗?如何在现有的人员编制基础上,做到全覆盖模式下的有效监督?”顺德区国资局主要负责人对纪检监察工作有着自己的认识,“纪检监察工作做得怎么样,关键是看在政治高度上把这项工作放在什么样的位置,关键是看领导重视不重视。”他认为,要搞好纪检监察工作,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先要深刻认识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性,落实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在现有的纪检监察人员有限的情况下,为破解国企纪检监察工作难题,强化对区属国有企业的监督,顺德区国资局、驻区国资局纪检监察组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充分运用企业内在监督力量,结合纪检监察工作与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的实际需要,将市场经济的管理理念运用于纪检监察工作中,整合多方资源,摸索出一套融合企业纪检监察、审计、监事、合规审查、风险防控等多方式一体的监管体系。

“我们通过各种途径从各方选拔专业人才,他们当中有会计师、审计师、律师等,涉及纪检监察工作的各个专业领域,将这些人纳入我们的纪检监察人员人才库,下派到国有企业集团以及直管、共管、重点监管企业中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他们的人事任免、考核、工资发放等与被监管企业完全脱钩。”区国资局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对第三方派驻人员的选拔,遵循“忠诚担当、规范廉洁、专业活力”的原则。

 

制度保障  为外聘的派驻监察员撑腰鼓劲

队伍派下去了,如何才能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职能作用,成为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一支“铁军”,顺德区国资局、驻区国资局纪检监察组为此想了不少办法,努力在人事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等方面为他们保驾护航。

“对于国资局选派的监察人员,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些人员的任免、考核以及工资发放的权力现在全部都由区国资局单列管理,也就是说,派驻企业的纪委书记、监事,他们在行使监督权力时少了以往同级监督所出现的人情、工作关系制约等掣肘,这就有利于他们敢说话、敢监督,更好地开展工作。”区国资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区国资局正在考虑将所有在国企中担任纪检监察工作的企业内部人员的绩效考核等统一划归区国资局党委联合纪检监察组单列管理,使每一位在纪检监察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放开手脚履行监督职责。

“另外,我们赋予了这些监察人员更大的权力,纪委书记、监事在企业‘三重一大’决策中有一票否决权,这个很厉害。”顺德区纪委监委派驻区国资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何伟介绍,2017年,顺德区国资局印发了《顺德区区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及人员配置管理暂行办法(试行)》,该办法明确了企业监察审计部门的机构、编制管理、职数调整、编制使用等事项,将企业党组织纪委书记(纪检委员)与监事会主席(监事)实行交叉任职,明确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方式以及内容,更有利于确立党组织对企业的核心领导作用,确保党组决策能够得到顺利贯彻落实。

 

勤修内功  打造国企纪检监察派驻员“铁军”

4月11日,由顺德区国资局、驻区国资局纪检监察组组织的一场“纪检监察人员座谈会”在国资局会议室举行,区属国企的纪检监察人员应邀参加。

驻区国资局纪检监察组相关组员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大型分享会每半年举办一次,而针对这些纪检监察人员的培训则不定期举行。分享会的内容很丰富,包括一线纪检监察人员的心得分享、工作思路分享、审计人员的办案心得分享、招投标风险防控分享等。该组员说,这些培训、分享会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纪检监察人员更好、更专业地履行监督职责的能力。

除了加强纪检监察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加强对纪检监察人员队伍的管理同样重要。顺德区通过对纪检监察人员队伍的统筹管理,科学调配区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审计及监督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队伍机构整合,针对重要领域和风险领域集约监管力量。据了解,顺德区纪委监委为此建立了纪检监察人员管理库,逐步扩充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进一步理清纪检监察与监事交叉任职的组织架构。对纪检检察人员,规定定期反馈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述职,年度进行细化工作考核。

 


     附件: